內容:
一、裝車前必備3類起始證據
- 出廠狀態公證 
- 拍攝機組銘牌特寫(含出廠編號、功率參數) 
- 關鍵部位存檔:散熱片/控制面板/儲氣罐接口無損傷視頻(時長≥30秒) 
- 第三方檢測報告:重點保存"運輸適應性評估"章節 
- 包裝規范記錄 
- 防震材料使用清單(厚度≥5cm的EPE珍珠棉) 
- 固定裝置照片:展示底座螺栓與運輸托盤的咬合狀態 
- 濕度控制證明:集裝箱內放置溫濕度記錄儀(數據不可篡改型) 
- 承運資質核驗 
- 車輛道路運輸證拍攝(重點核查"經營范圍"含大件運輸) 
- 司機特種作業證(吊裝/捆扎資質證書) 
- 保險單查驗:確認"發電機運輸險"為單獨險種 

二、運輸途中4項動態證據
| 記錄方式 | 關鍵要素 | |
|---|---|---|
| 定位軌跡 | GPS數據 | 每15分鐘更新坐標+時速 | 
| 震動監測 | 車載記錄儀 | 設置閾值:垂直振動>0.5g即報警 | 
| 環境變化 | 黑匣子 | 溫度波動>15℃/濕度>70%觸發記錄 | 
| 異常事件 | 行車記錄儀 | 急剎車/顛簸路段視頻自動標記 | 
三、到貨驗收5步取證法
- 拆封過程 
- 全程錄像從集裝箱開封到卸貨完成(禁止剪輯) 
- 第一時間拍攝外包裝狀況(重點:防傾斜標簽是否變色) 
- 損傷比對 
- 將故障部件與原廠圖紙重疊拍照(使用AR測量APP) 
- 油液泄漏用試紙取樣(需承運方現場簽字確認) 
- 功能測試 
- 試機視頻包含:電壓表/壓力表/轉速表同步顯示 
- 保存控制系統報警代碼(不可刪除歷史記錄) 
- 文書簽署 
- 拒收單注明:"損壞"與"懷疑損壞"的明確區分 
- 索賠函附加:維修報價單與停產損失計算依據 
- 時效控制 
- 一般損壞:到貨48小時內發出書面通知 
- 隱性損傷:15天內提交專業機構鑒定報告 
四、證據鏈強化技巧
- 電子存證:使用區塊鏈時間戳固化關鍵視頻 
- 證人策略:裝卸工必須保留2名不同單位人員聯系方式 
- 反索賠預防:提前公證運輸路線海拔變化圖(應對"高原反應"扯皮)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掃碼進入小程序
								掃碼進入小程序
							 
  



 企業微信客服
企業微信客服 貨巴橋微信小程序
貨巴橋微信小程序